玩转创客坊 匠心育未来
为激发孩子的艺术天赋,启迪孩子的创作思维,探索孩子的工匠精神。2021年9月4日至5日,在钟声绿地幼儿园开展了趣味盎然的创客工坊、印染坊和纺织坊系列培训活动。
弘扬中国传统文化——创客工坊 木工,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,有悠久的发展史和深远的影响力。木工不仅是一种技艺,更是一种文化。把大自然赋予的天然材料带入教学活动中,让儿童在触摸感知木料、切割打磨木料、黏贴拼合木料、上色涂鸦木料等过程中,感知大自然赋予生活的创造力和想象力。在木工活动中细心雕琢属于自己的作品,不断改善自己的木工工艺,弘扬工匠世代流传的匠心精神! 潘老师向老师们详细介绍了各种工具的特点和使用方法,并逐一向大家操作演示钻床、磨床、车床等工具的安装和使用方法。在场的老师们都被有趣新颖的木工坊工具深深吸引着,纷纷动手操作起来。
弘扬中国传统文化——印染坊 “扎染”是中国民间传统而又独特的染色工艺。扎染是通过纱、线、绳、皮筋等工具,对织物进行扎、缝、缚、缀、夹等多种形式组合后进行染色,扎染工艺又分为扎结和染色两部分。 在印染坊,潘老师详细的介绍了各种印染工具的使用方法,讲解如何在不同材料上进行印染,以及扎染常用的扎结方法和水拓画、丝染的印染方法。 老师们拿出预先准备好的白色方巾,按照潘老师的指导,结合自己的构思,将方巾折出不同的形状。通过图案设计定位、折叠、夹扣、扭曲等工艺造型,用不同粗细的棉线、夹子等方式进行固定绑扎,最后进行扎染。
弘扬中国传统文化——纺织坊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生产纺织品的国家之一。编织、纺织艺术源于自然,又高于自然,具有艺术性和生活化的双重属性。儿童通过织造的手工活动,将纺织技艺与创新美学融合,能启迪儿童的创作思维。此外,在操作编织器创作手工艺品时,能培养专注力和手眼协调能力、感受纺织魅力、提升美学素养、传承纺织文化与技艺。
通过织造的手工实践,提高孩子手眼协调,激发孩子无限想象,感受中华民族古老纺织技艺的独特魅力。
潘老师向老师们传授织布机器的操作、编制的手法、创意工具、创新技法及环境创设中的应用等各方面的技术技巧,有益于老师进行操作、创新。
通过本次培训,老师们进一步的了解了创客工坊的教学理念及工作方法,为今后更好地运用创客工坊指导幼儿操作,培养幼儿动手等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。怀揣“匠人之心”,传承“历史文化”,弘扬“中华文明”,希望每一个钟声娃都能在创客工坊发挥想象,自主实操,乐在其中!钟声有爱让我们好在一起!